行业资讯
Company News
还原唐僧玄奘的真实形象(中):历史典籍里的大师
回过头来,再说《西游记》。
  它虽然取材于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故事,但书中所描述的那位三藏法师已经被神化变形了,取经故事情节也都是小说家通过想象加以虚构的。大约从南宋年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经过金代院本《唐三藏》《蟠桃会》,元人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等,踵事增华,敷陈演绎,唐僧玄奘就已脱离了原型;再经过明代正德、万历年间的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在这些话本、戏曲、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发挥高超的想象力,进行艰苦卓绝的艺术再创造,最后完成了文学名著《西游记》的创作。就是说,小说中的唐僧玄奘形象,并非历史的真实。
  历史上的唐僧,俗姓陈,本名祎,河南偃师县缑氏乡陈河村人。他出生于隋开皇二十年(一说出生于隋仁寿二年,延后两年),5岁丧母,10岁慈父见背,13岁随次兄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玄奘。他自幼聪敏好学,接受传统文化,悟性极高。在净土寺,从师研读《涅槃经》《摄大乘论》,达6年之久;后值战乱,又前往四川,四五年间师从多位法师,研习大小乘经论及南北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各家学说,学业大进,造诣日深,而且掌握了梵文。他特别钦慕东晋高僧法显以“耳顺”之年,历时15年,前往印度西行求法的宏谟伟志;加之,熟读各种佛经,发现各名师所讲的经论互有歧异,各种经典也疑伪杂陈,真假难辨,于是,立志要亲赴天竺(印度),取经求法。
  而后的人生,大体上可以分作两段:前一段是取经。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和尚混在“随丰就食”的逃荒民众中离开京城长安,沿着河西走廊,西行游学求法。当时,他是偷越国境出去的,并不像《西游记》中所讲的,受到皇帝的礼遇,“备下御酒,发放通关文牒,送至关外”。取经路上,玄奘“乘危远迈,策杖孤征”,历尽艰难险阻,经过古代中亚和南亚地区大小一百多个国家,最后到达了印度。这段行程将近3年。在中印度的那烂陀寺学习5年之后,又相继访问了东印度、南印度、西印度,最后重新回到那烂陀寺。历时19年(一说17年,缘于对走出国境时计算上的差异),行程5万里,返回长安,共带回657部佛经、150粒佛舍利、7尊金银佛像,还有许多果菜种子,为加强我国同中亚、南亚诸国的友好往来和开展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后于玄奘40年、同样西行取经的义净法师写过一首《求法诗》,在佛门中广泛流传。诗云:“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后一段也是19年,主要是译经、著书。回到长安后,他悉心翻译佛学经典,共译出《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重要经典75部,计1335卷,占唐代翻译佛经总量的一半以上。其间,他还把《道德经》《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把中华传统文化介绍给了印度等国。
  根据唐太宗“佛国遐远,灵迹法教,前史不能委详,师(指玄奘)既亲睹,宜修一传,以示未闻”的指示,玄奘法师于回国后第二年,亲自口述,由弟子辩机辑录出《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书中记录了西游中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所见所闻,内容涉及印度等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文艺和山川、风物等诸多内容,具有颇高的史料价值。他还直接继承了烦琐深奥的印度瑜伽派理论,与其弟子窥基一道创立了“法相宗”(又称“唯识宗”)。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法师于玉华宫(在今陕西铜川市,当时是皇帝行宫)圆寂,享年65岁。高宗闻讯痛哭,说:“朕失国宝矣!”罢朝三日,以示哀悼。
  鲁迅先生赞颂中华民族的“脊梁”,其中“舍命求法”者,玄奘是主要人物之一。这位唐代高僧不仅在国内备受尊崇,影响深远,而且,世界各国尤其是印度,对于他都有很高的评价。
  肆
  1999年12月,我曾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印度。行前,认真研读了《大唐西域记》和由玄奘法师两位及门弟子撰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以及时贤往哲的有关著述,结合访问期间的大量见闻,逐渐形成了这位高僧的域外形象。
  我们刚一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印度学者就说:“欢迎来自玄奘的国度的客人。”交谈中,他们说:“印度”这个译名,就是由玄奘厘定的。对此,《大唐西域记》亦有记述:“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为了探秘1300多年前唐僧玄奘的游踪,亲炙他的遗泽,我们按照当年法师走过的路线,首先去了恒河岸边的瓦腊纳西的鹿野苑,寻访了“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的遗迹,看了唐僧玄奘的朝圣地;而后,重点访问了比哈尔邦的那烂陀寺,这是玄奘当日求学问道的世界上最辉煌的佛教研究中心。玄奘到达的当时,这里僧徒有万余人,居住庭院五十余所;每天有一百多个讲坛同时开讲,学术氛围十分浓厚。今天,大自然似乎并未发生多少变化,依旧是淡月游天,闲云似水,可是,人世间的一切已经彻底改观,即便是地面的砖石建筑也都荡然无存了。没有改变的是唐僧玄奘的光辉形象,关于他的取经求法、讲学问道的动人事迹仍然世代相传。
  传说,当玄奘法师一行在旁遮普一带穿行时,碰上一伙强盗,当即被抢劫一空,还险些丧命,随行者都为蒙受损失、担惊受怕而失声痛哭,玄奘法师却朗声笑着,安慰大家说:“诸宝之中,生命最重。我等既生,何苦之有!”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玄奘取经途中,经过一个小国,住定之后,玄奘宣讲人天因果,赞扬佛法功德,原本不信佛教的国王,听了很受感动,便予以热情接待。夜间,法师两个随从人员遭到不明真相的土人刁难、驱逐,国王得知后,十分气愤,要予以剁去双手的严厉处罚。法师出面营救,劝说:“众生平等,不要毁其肢体。”国王接受了劝谏,将其痛打一顿,逐出都外。法师的仁慈、恻隐,使当地民众备受感动。上述传闻基本属实,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都有类似记载。
  印度学者指出:“如果说,征服者通过战争征服给许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的话,那么,和平的使者不顾个人安危得失,远涉千山万水,传播和平的声音。中国著名的佛教徒玄奘,就是这样一位和平的使者。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王邦维教授在其学术论文中谈到,玄奘来到那烂陀寺,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时已经逾百岁高龄的“校长”戒贤法师收他为亲传弟子,亲自教授他《瑜伽师地论》的大乘佛典。玄奘勤学好问,每天认真研读经书,梵文说得比当地人还好。在那烂陀寺,玄奘和多名学者切磋辩论。当时寺内通解二十部经论的有一千多人,三十部的有五百多人,五十部的只有十人,其中就包括玄奘法师。也就是说,玄奘的水平,在当时的那烂陀寺几千名资深学者之中,位列前十名。因为成绩优异,玄奘还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升任那烂陀寺主讲,其他僧人则成为他的听众。一位名叫师子光的印度僧人,在佛学理论上与玄奘的看法不一样,两人进行辩论,数次往复,最后师子光“不能酬答”,原来同意他的观点的学徒渐散,而转为跟随玄奘。由此,玄奘用梵文撰写了论文《会宗论》。论文发表,戒贤大师及大众无不称善。在那烂陀寺,他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出门可以享受乘坐大象的待遇。王先生说,“在那烂陀寺的岁月,可以说是玄奘一生中最精彩、最风光的时光。”
  但后来,这处佛教圣地,毁于突厥入侵者的战火,逐渐变为废墟,那烂陀寺之重见天日,要归功于玄奘。王先生介绍说,19世纪中期,英国人统治印度,发现了那烂陀寺遗址。起初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处遗址面积巨大,像是一座小城,又像一个大学校园。后来,考古学者拿它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做对比,才确认这个地方就是书中记载的那烂陀寺。
  已故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有言:印度这个民族“不太重视历史的记述,对时间和空间这两方面,都难免幻想过多、夸张过甚的倾向。因此,马克思才有‘印度没有历史’之叹”。这样,玄奘的精确记述,也就成为了解印度历史的重要资料。所以,玄奘成了印度人最崇拜的中国人;他们感激玄奘使今天的印度人知道了他们的过去是什么样子。
  玄奘归国前,还经历了一场轰动“五印(东西南北中)”的讲学活动。当时,印度最大的摩揭陀国的君主戒日王,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与会的有18位国王,三千名大、小乘佛教学者,还有其他人士两千人。大会特邀玄奘法师为论主。玄奘升座后,先阐扬大乘宗旨,说明作论的本意;又由那烂陀寺沙门明贤法师宣读全论,另外抄写一本,悬放在会场门外,遍告大众,如果有人能指出其中一字错误加以驳斥,玄奘法师愿当众低头谢罪。可是,连续五天,竟无人发言问难,出面反驳。于是,全国敬服,同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益发敬重崇拜,再度供奉贵重金银衣物,其他各国国王见状也纷纷效仿,但法师都一一婉言谢绝。
  旅居印度的青年学者伊洛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今天,在印度无论是什么场合,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只要提起中国,提起两国关系,都是“言必称玄奘”。在20世纪50年代,印中两国合作在那烂陀寺附近玄奘学习生活过的地方,修建起一座中国风格的玄奘纪念堂,用来永远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行者,这也是中印两国人民之间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的有力见证。不过,印度人对玄奘法师的尊崇,并非是近代才有的事。据义净记载,他在玄奘之后几十年再到印度时,当地佛教界就已经把玄奘当作神来供奉了。在寺庙的壁画里,已经有玄奘的形象;他从中国到天竺的万里行旅所穿着的草鞋,已经被作为圣物的象征,出现在壁画的云端。

其他新闻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754-1322222
公司名称富威形象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广东 汕头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17 富威形象设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7 富威形象设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754-1322222  公司地址广东 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