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3日上午,离愚人节过去十二天。
上午十时左右,湖南科技学院田径场附近家属宿舍,一年轻女子坐四楼阳台栏杆上要跳楼。忙坏了现场公共安全专家、120、消防人员……劝的,准备接应的,要上去抢人的……现场还拉了警戒线,一片混乱。女子扬言,要色国华和沈国强两兄弟来,否则要以跳洗冤……
现场挤满了前来围观的师生,水泄不通。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z分,有人在小声嘀咕:一二,一二,预备跳……。原来这是曾在学工部上班的罗姓女研究生,因被学工部原部长沈国强大教授勾引,怀上了bb。院长佘国华大教授授意学校纪委出面以沈赔偿二十五万的rmb了难,签协议后,院长又一句话否认该协议,逼得女硕士曾喝农药自杀,胎死腹中。事后,罗==被解聘,赔偿未拿到。沈大教授被铁哥们佘大教授安排到评估办上班(评估办早已是违纪人员的乐园)。4月13日早九时许,不知什么原因沈大教授老婆喊了几个人将罗打了一顿,连裤子都脱了人家的……
九时半学校有关部门的人员相继赶到,party委书记管书记到场亲自劝导,罗姓女子说,管书记你说话没有用,要佘国华和沈国 Continue reading ‘湖南科技学院妇女跳楼牵出史上最色院长’
湖南科技学院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再具体一点的位置,是在零陵区杨梓塘社区。她的前身是零陵师专(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为零陵大学,成为本科院校,2004年改名为湖南科技学院。
学校的环境还是不错的,前临潇水,环境清秀雅丽,附近有著名古迹柳子庙和愚溪桥,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估计大半是在这附近诞生的,旁边还有树木茂密的朝阳公园,虽然管理跟不上,但也是拍拖烧烤的好去处。
一进校门可以看到校训:德才兼备,自强不息。
镶在校园显眼处的《湖南科技学院赋》,可以让人比较完整地了解永州以及学校的历史。只是有一点疑惑,若是将来学校改名,这赋是否也会改题?
Continue reading ‘从路牌看大学——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简称湖南科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南永州地区的最高学府。学校坐落在素有“锦绣潇湘”之称,文化底蕴深厚,舜文化、瑶文化、柳文化、女书文化、稻作文化、理学发源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竹城”–永州。学校位于永州市区,毗邻两广,境内湘桂铁路、洛湛铁路、衡昆高速公路、永蓝高速公路、永连公路、207国道和322国道交汇于此,永州零陵机场航线通达国内主要城市,水、陆、空交通便利。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湖南科技学院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发展战略,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重点,实施潇湘学者工程,大力加强高层次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和教学团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现有专任教师710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50余人,占专任教师比达到3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80余人,占专任教师比达到67%。有省青年骨干教师40余人,新世纪121人才、省级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0余人。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有40余人到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访学进修,有20余位外籍学者、近100名国内著名专家来校任教或讲学。编辑本段学科专业近几年来,根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学校积极调整学科专业配置,重组学科专业资源,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理、工为龙头,校园风景(11张)理、工、文、经、管、法、教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建有中国古代文学、有机化学等2个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有机化学、理论物理、计算数学、文艺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7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2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化学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专业,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编辑本段招生就业学校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为国家和学校选拔
第一教学楼
Continue reading ‘湖南科技学院的风云历史’
一、系部概况
中国语言文学系成立于学校创建之初,是随着湖南科技学院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历史积淀最深厚、综合实力最雄厚的系部之一,也是学校最早开办本科教学的系部之一。本系凭借深厚底蕴,依托雄厚师资,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创造性地树立起了“以变应变,以不变应万变”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培养“厚根基、重拓展、强能力、有专长”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总目标,实施了专业加方向、通识加主攻的培养模式。现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该专业又分设有教师教育(师范类)、涉外高级文秘、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方向。本系现有专任教师45人,在校全日制学生800多人。
功能齐全的学生公寓
二、师资队伍
本系现已形成了结构优良、趋势好、学术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45人,其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有博士10人,硕士32人;有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湖南省新世纪“121工程人才”2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7名,省级青年教学能手2名。师资力量不仅名列全校前茅,而且位居全省同类本科院校同类专业前列。
< Continue reading ‘湖南科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风采’
近日,从校团委传来喜讯,我系“红色追忆——双牌县革命老区资源调查研究”和“和谐新风促发展——当前农村人际关系变化及其原因考察”两“三下乡”调研项目分别获校级重点立项和一般立项。据悉,此次全校14个系部共立项18项,其中重点项目12项,一般项目6项。
我系积极响应我校团委要求“带课题下乡”的号召,在收到《湖南科技学院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立项通知》后,系党总支副书记杨再喜立刻组织团学师生干部进行了紧张周密的课题项目申报、下乡实践前期准备工作。经过校团委组织的“选题、申报、答辩”三轮选拔后,我两件作品得到校团委的立项。(文/曹万松)
社会的需求 群众的心声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1年暑期“三下乡”接洽会圆满召开
6月21日,应东安县井头墟镇新开甸村村委会干部的邀请,我系代理分团委书记夏汉伟老师、08级辅导员罗斌老师在新开甸村村委办公室参加了中文系2011年暑期“三下乡”活动相关事宜接洽会。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与经济意识在农村社会的不断深入,一些带有功利色彩的因素逐渐渗入到传统的农村人际关系中,导致农村人际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接洽会上,双方确定了“和谐新风促发展”的活动主题,还就活动的宣传、组织等事宜达成了共识。同时,会议就当前农村人际关系现状,如何帮助广大村民解决与理顺人际关系中出现的传统与现代、情感与理性等之间的矛盾关系,怎样缓解当前农村人际关系紧张状况,继承与发扬我国和谐、优良的农村人际关系以及转变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人生观进行了激烈地探讨和交流。此次会议为我系“三下乡”实践团队的工作开展、顺利完成任务铺平了道路,确保此次“三下乡”的顺利开展、圆满成功。
Continue reading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三下乡”风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