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司法考试考前培训班的通过率,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成功办学辅导经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整合全国高精尖师资力量,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的培训目标。此举既开创了名师教学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又实现了培训辅导科学化、多样化、专业化的发展要求;为使优质教学资源在服务本校学生的同时能惠及更多社会考生,完善政法院校科研成果为加快推进国家法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创新机制。现特就我校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培训具体事宜通知如下,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名。
一、培训具体承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法学院
二、培训开课时间:5月26日至9月8日、7月10日至9月8日
三、上课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
Continue reading ‘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培训,开课啦!!!’
委托代理人谭宗泽,男,该大学教师。
委托代理人胡晓春,女,该大学教务处干部。
原告吕广观因要求被告西南政法大学履行向其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法定职责,于2004年2月9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受理后,于2004年2月12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4年3月2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吕广观,被告委托代理人谭宗泽、胡晓春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其系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系93级本科学生,在校苦读四年,学完规定课程、修满相应学分后,理应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因原告当时的英语四级考试只有51分,虽然已超过当时被告“外语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的英语四级毕业标准50分的成绩规定,但原告在1997年毕业时,被告的教务处只给原告出具了一个证明,致使原告毕业时既无毕业证又无学位证,也无结业证,给原告的就业、生活、名誉等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在1997年至1999年6月间,原告打电话、写信反复与被告交涉未果,后原告请求学校教师相助,被告才于1999年6月给原告补发了“结业证书”。2001年,原告偶然得知,被告于1997年5月降低标准内部 Continue reading ‘吕广观要求西南政法大学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案判决书’
被称作中国法学“黄埔军校”的西南政法大学,这个被歌乐山裹挟的小地方缘何走出了中国法学界的“半壁江山”?如何成就以对中国法学产生重大影响而著称的法学界传奇之“西南现象”?与西政渊源颇深的“家事法苑”团队人对之十分关切。“中国继承法修改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之召开,一以贯之的以文与会理念,受邀律师代表杨晓林律师带领他的团队走进西政,为继承法修改建言献策,在开放、自由和平等之氛围中,感受西政人的真情和热情,圆梦歌乐山。。。。。。
故友新朋或重逢或一见如故,至今暖意萦怀,成为永远珍藏的美丽情愫。
“家事法苑”团队全家福:(左起)段凤丽律师、杨晓林律师、黄利琴律师、潘萍律师
一、“家事法苑”团队之西政渊源
1、专业化的律师团队与专业化的学术定位因“家事法苑”资讯简报结缘
Continue reading ‘“家事法苑”团队走进西政,相约歌乐山’
江苏开炫律师事务所虞仕俊主任将做客西南实务教育大讲堂之律师论坛
讲座题目:律师,一个充满坎坷和希望的职业
主讲 人:虞仕俊
主 持 人:韦锋副教授
时间:2014年10月25日(周六)14:00-17:00
Continue reading ‘讲座信息’
西南政法大学建校60周年徽标” />
西政新闻网讯 4月17日,西南政法大学建校60周年专用徽标评审专家对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60余名作者的百余件参选作品进行了评审。党委副书记温良参加了该会,会议由党委常委袁永新主持。
专家们从作品的设计思路、创作理念、视觉张力、艺术感染力等方面对参选作品逐一品评,经过严格甄选最终26号马帅的参选作品一举夺魁。其徽标以数字“60”为构型主体,巧妙地以“西南政法大学校徽”右半部分图案为切点,融合独特的“包公月亮脸谱图形”元素,寓意法律的公正与威严,体现了西南政法大学“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内涵。整个徽标既传承了我国民间传统,生动形象且庄重典雅,又巧妙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徽标色彩明快、喜庆,图案线条流畅飘逸,展示了西南政法大学悠久的了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附:标徽征集获奖作品名单
一等奖:马 帅 广东省深圳壹美至上广告有限公司
二等奖:王寿涛 山东省烟台市中轩设计有限公司
黄世忠 贵州省贵阳市百花图文设计工作室
三等奖:龙黄啸 湖北省荆州市海洪广告制品有限公司
杨 奎 重庆力帆汽车
罗朝军 广西省百色市田高平面设计室
Continue reading ‘深圳壹美中标 西南政法大学建校60周年 徽标’
摄
九月二十九日下午四点半,刘俊校长一行在敬业楼一楼学院会议室看望我院十五位中国刑警学院交换生。会议上,刘校长关切地询问了各位学员的适应情况,并给他们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教务处钟曼娟处长、院长任惠华、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正宏、2013级辅导员彭文庆老师以及梁坤老师、肖军老师、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罗老师、李老师等。见面会由任惠华院长主持。
李煜峰同学代表全体交换生学员向刘校长汇报了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三个多星期以来,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西政的校园学习生活,并且深深爱上了“山城”重庆。听完了交换生代表的发言,刘校长欣慰地肯定了十五位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并代表学校欢迎他们的到来。针对在交流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刘校长向学员们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他说,在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颗乐观的心,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寻找西政的美好之处。法学是西政的优势所在,要多了解西政的优势,多吸收西政的优势。积极参加一些校园里的讲座,持之以恒,定会有所收获。西政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也值得各位学员用心去体会。按照惯例,在西政学习三个月以上的学员就是本校的校友,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西政情。随后,教务处钟处长就一些学习学分方面的细节问题同大家进行了交流,详细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
Continue reading ‘刘俊校长看望我院中国刑警学院交换生’
这是笔者在西南政法大学的第二年,在这所大学待得越久,对她的了解也就越深入。走在毓秀湖边的小道上,遇见神兽廌的风采,感慨于西政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曾经的法学神坛,如今已经入乡随俗,跟许多普通的本科院校并无二异。新世纪以来,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西政正在走下坡路。
西南政法大学过去培养的法学人才遍布了整个中国的司法界、法学学术界。校友的成功是西南政法大学建立声誉的基础。所以更多的怀揣着法学理想的年轻人期望沿着前辈们成功的道路,求学歌乐山。而当看到西政的现状,骄傲之中又夹杂了些许失落,对于西政的感情渐渐复杂了起来。这里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却也混入了许多我们所厌恶的东西,这就是现在的西政,一个神话与现实的矛盾体。
笔者撰写此文,无意于伤害广大校友和莘莘学子的感情。笔者对西政的热爱和大家的一样沉重,同样是出于对这所学校的崇拜和信仰,才跨越一千五百公里的距离慕名于此追逐法学的理想。也正是出于对她过分的深爱,笔者不愿意看到西政在新世纪继续沉沦,不愿意看到西政在这一条下坡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走成一条不归路。有些事不得不论,批评亦只是为了进步。当然,作者无心,读者有意,若其中的直言片语有所不当,望海涵,请相信,笔者亦只是为了希望看到一个更好的西政。
Continue reading ‘浅论西南政法大学下坡路的缘起’